姓名 |
成果 种类 |
成果名称 |
出版单位/时间 |
字数 |
核心 期刊 |
备注 |
秦亚青 |
论文 |
探索与反思:中国国际关系学三十年 |
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:回顾与前瞻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|
18000 |
邓正来、郝雨凡主编 |
|
论文 |
结构、进程与大国的社会化——东亚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崛起 |
《中国崛起:理论与政策的视角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 |
18000 |
朱锋、罗斯主编,与魏玲合著,第一作者 |
||
论文 |
Structures, Processes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Power |
China’s Ascent: Power,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(Ithaca and London: Cornell Univ. Press,2008) |
18000 |
罗斯、朱锋主编,与魏玲合著,第一作者 |
||
论文 |
Whither East Asia? Political Will and East Asian Regionalism |
East Asia at a Crossroad,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/Brookings Institute, 2008 |
8000 |
Jusuf Wanandi and Tadashi Yamamoto, eds. |
||
论文 |
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若干思考 |
《外交评论》 2008年第1期 |
12000 |
是 |
||
论文 |
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与问题 |
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2008年第11期 |
17000 |
是 |
||
论文 |
International Factors and China’s External Behavior: Power, Interdependence, and Institutions |
China’s “New” Diplomacy: Tactical or Fundamental Change?,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8 |
15000 |
|||
论文 |
国际秩序:理想信念与制度设计 |
《世界和中国(2007-2008)》 新世界出版社 2008年8月 |
9000 |
王缉思总主编 |
||
论文 |
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理念 |
收入《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》一书中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 |
25000 |
|||
论文 |
新自由制度主义 |
收入《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》一书中,,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 |
25000 |
|||
秦亚青 |
论文 |
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|
收入《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》一书中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 |
25000 |
||
论文 |
新自由国际主义的战略理论 |
收入《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》一书中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 |
20000 |
与韩志立合著,第二作者 |
||
文章 |
Citizen China Joins the World Community |
India and Global Affairs,July-September, 2008 |
1500 |
|||
文章 |
研究设计与学术创新 |
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2008年第8期 |
8000 |
是 |
||
文章 |
世界格局、安全威胁与国际行为体 |
《现代国际关系》 2008年第9期 |
3000 |
是 |
||
著作 |
观念、制度与政策:欧盟软权力研究(前言、第2章)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5月 |
46980 |
主编。其中第2章与高尚涛合著,第一作者 |
||
编著 |
理性与国际合作: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月 |
37万 |
主编 |
||
编著 |
China’s “New” Diplomacy |
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8 |
24万 |
Kerr, Harris and Qin eds. |
||
编著 |
国际秩序 |
《世界和中国(2007-2008)》 新世界出版社 2008年8月 |
11万 |
主持“国际秩序”卷。王缉思总主编 |
||
著作 |
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(1978-2008)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2月 |
14415 |
结束语 |
||
衡孝军 |
著作 |
观念、制度与政策:欧盟软权力研究(第4章)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5月 |
20000 |
与卢静合著。本章总字数为40000字 |
|
文章 |
A Common Agenda |
Defense and Security of India, Volume 1, Issue 1, 2008 |
3500 |
|||
论文 |
透析欧盟治理困境 |
《国际问题研究》2008年第2期 |
8000 |
是 |
与卢静合著,第二作者 |
|
王燕 |
论文 |
Analyzing Features in China’s New Diplomacy |
China’s “New” Diplomacy: Tactical or Fundamental Change?,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, 2008 |
8000 |
||
王燕 |
著作 |
全球视野下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 (第一、三章)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5月 |
21000 |
第一章与黄静合著,第三章与林民旺 合著。均为第一作者 |
|
孙吉胜 |
论文 |
语言、身份与国际秩序: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 |
《世界经济与政治》2008年第5期 |
16964 |
是 |
人大复印资料《国际政治》2008年7期全文转载 |
论文 |
——语言与国际关系的后结构主义 |
《国际政治研究》 2008年3期 |
16640 |
是 |
||
文章 |
Breakthrough for a Nation |
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.S./China Media Brief网站http://www.aasc.ucla.edu/uschina/bb_breakthrough.shtml |
1500 |
英文 |
||
石毅 |
论文 |
布迪厄《实践理论大纲》导读 |
《人类学经典导读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|
10000 |
||
论文 |
实践论宣言及 与传统民族志的决裂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6388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|
译文 |
文化、差异与认同 |
《人类学经典导读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|
10000 |
|||
宋爱群 |
译著 |
欧罗巴合众国—新超级大国和美国霸权的终结 (翻译序言及第1-4章,校改全书) |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|
9万 |
与尉洪池、张蕾合译,第一译者,负责全书译审。全书共23.7万字。 |
|
著作 |
《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》 (第九章)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5月 |
16701 |
|||
武波 |
论文 |
汉语汉字与17世纪英国普遍语言运动 |
《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》,外研社 2008年9月 |
19000 |
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史研讨会论文集 |
|
译文 |
似白象的山丘 |
《外交青年》2008年4月第67期、2008年9月第69期、2008年11月第70期连载 |
15000 |
英译汉。 非公开出版物 |
||
马兴 |
译著 |
现代化:美国生活的变迁1600-1865 |
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1月 |
15万 |
英译汉。受学院资助 |
|
论文 |
英语教学的变迁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50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|
郭立秋 |
论文 |
文学语篇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|
《语文学刊》 2008年第2期 |
6000 |
||
论文 |
从语篇概念看翻译的过程及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60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|
论文 |
简析Lakoff关于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根本分歧 |
《外交评论》 2007年增刊 |
7000 |
补报 |
||
左晓园 |
论文 |
目标与策略抉择:埃切维里亚执政时期的墨西哥对外政策 |
《历史教学》 2008年第4期 |
9500 |
是 |
高校版 |
张蕾 |
译著 |
欧罗巴合众国—新超级大国和美国霸权的终结 |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|
4万 |
与宋爱群、尉洪池合译,第三译者。全书共23.7万字。 |
|
论文 |
从电影《掘金者(1933)》看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社会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66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|
陆晓红 |
编著 |
北京英语水平考试同步训练(第一级) |
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5月 |
12.4万 |
副主编,亦参编 |
|
王振玲 |
论文 |
浅析美国梦与黑人民权运动的相互影响 |
《语文学刊》 2008年第2期 |
6000 |
||
论文 |
试析罗斯福新政中的美国福利保障制度雏形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41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|
于倩 |
论文 |
勇士的声音 ——《女勇士》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|
《外交评论》 2008年10月 |
6000 |
是 |
增刊 |
李金仙 |
论文 |
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-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探索 |
《语文学刊》 2008年第2期 |
6000 |
||
李春怡 |
论文 |
制度多边主义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52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
尉洪池 |
译著 |
欧罗巴合众国—新超级大国和美国霸权的终结 |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|
8万 |
与宋爱群、张蕾合译,第二译者。全书共23.7万字。 |
|
张晓立 |
论文 |
清教主义与美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67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
王惠 |
论文 |
Uncertainty & Excitement Among China\'s Students |
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S/China Media Brief的网站http://www.aasc.ucla.edu/uschina/bb_uncertainly.shtml |
1700 |
英文 |
|
杨柳 |
论文 |
从信息论看可译性限度 |
《外交评论》 2008 年10月 |
7068 |
是 |
增刊 |
王惠 |
论文 |
关于我国学者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几个问题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4500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 |
|
冯继承 |
论文 |
境外NGO的治理与监管 |
《外交学院2007年科学周论文集》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11812 |
论文集,受学院资助。与王胜乾合著 |
|
郑军 |
论文 |
就业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|
《学生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》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年10月 |
4500 |
论文集 |
|
范守义 |
译文 |
是要有所作为,还是逞口舌之快?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1期 |
4000 |
英译汉 |
|
译文 |
压力管用(“高度确信”)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2期 |
3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困在原地:要从头再来也难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3期 |
3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世界保住了我们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4期 |
3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欧洲必须在概念战争中予以反击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5期 |
4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北约分裂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6期 |
2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美国独霸结束何以为继?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7期 |
2500 |
英译汉 |
||
范守义 |
译文 |
解决伊朗问题的理智途径,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8期 |
2000 |
英译汉 |
|
译文 |
全球化与对其不满之处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9期 |
3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建立全球机构应对能源危机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10期 |
25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与印度的核协议将世界置于危险境地 |
《英语文摘》 2008年第11期 |
4000 |
英译汉 |
||
译文 |
外国人争拿中国“绿卡”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1期 |
15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中国社会远比欧美、日本宽容开放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3期 |
15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跨国公司,请尽快超越短视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4期 |
75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阿里巴巴上市:一个中国经济崛起的样本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6期 |
20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美国铁路给中国上课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7期 |
20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北京奥运善意令世界钦佩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8-9期 |
15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中国2008实现太空行走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8-9期 |
25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日本人坚持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启示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10期 |
2000 |
汉译英 |
||
译文 |
NBC成功转播北京奥运是中美互信双赢的“经典之作” |
《英语沙龙》 2008年第11期 |
2000 |
汉译英 |